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热点 > >> 正文

“小修小补”更添城市温度|微头条

时间:2023-02-28 16:56:08   来源:拂晓报


【资料图】

近日,商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,部署了积极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工作,明确提到“让修鞋、配钥匙等‘小修小补’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”,鼓励各地按照“缺什么、补什么”的原则,一圈一策,推动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,完善生活基本保障类业态和品质提升类业态。

民有所呼,政有所应。“小修小补”之所以受到商务部关注,是因为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关乎着“大民生”。近年来,由于盈利能力有限、影响市容市貌等原因,“小修小补”摊位越来越少,甚至日渐消失。面对这样的情况,一些秉持节约传统的人还会四处打听寻找,但部分生活忙碌的人因精力有限,就会选择将本可以修补的东西“一扔了之”。让“小修小补”有序回归百姓生活,显然是非常必要的。

老百姓舒心的生活离不开接地气的服务。让修拉链、改裤脚、配钥匙等“小修小补”行业回归,更能方便老百姓的生活。同时,能增加一些就业岗位,为手艺人带来经济收入。从长远来看,如果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习惯了“小修小补”的生活,就可以有效促进资源循环利用,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贡献很大的力量。

然而,让“小修小补”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并非易事,需要相关部门因地制宜,推出切实可行的措施。建议邀请专业人士,深入群众中开展调研,了解不同社区、小区的群众需求后,对“小修小补”服务摊点作出合理的规划安排。比如,一些社区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的老年助餐点、文化活动站等,辟出一小块地方作为“小修小补”的服务区,这样不仅让附近群众容易找得到,而且可以减轻“小修小补”从业人员的房租压力。在一些暂时没有合适的固定场所、群众需求又比较多的地方,可以划定一片临时经营区域,允许“小修小补”从业人员在规定时间段内摆摊,这样不仅方便了周边群众,而且能够增添城市的温度。

与此同时,相关部门还可以组织一些培训活动,不断提升“小修小补”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,以满足群众对多样化和高质量服务的需求。还要有针对性出台一些规定,对“小修小补”摊点进行精细化管理。比如不能占道经营,不能将经营产生的垃圾随意丢弃。当然“小修小补”摊点从业者也要自觉遵守相关规定,为城市的文明建设贡献应有力量。

■ 王云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东游戏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  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