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热点 > >> 正文

​一家孵化器的“迭变”观察_每日报道

时间:2023-06-20 08:34:05   来源:百度新闻

许多年前,有人去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作,别人问他是不是养鸡去了。那时候,人们对孵化器还不甚了解,孵化器的功能也主要是向初创企业提供空间和咨询服务等。

1988年上海诞生首个孵化器至今,人们对孵化器有了更多的了解,也有了更多的期待。作为连接研发和产业化的重要桥梁,孵化器的能级和水平,对于加快培育科技龙头企业,至关重要。一个问题值得深思——当下,我们需要怎样的孵化器,来进一步实现科技创新加速?
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走访张江科学城,这里是上海“孵化器最集聚、孵化形式最多元、孵化链条最健全”的区域。其中,在张江科学城深耕13年的莘泽孵化器是一个颇具意味的观察样本:民营背景,孵化对象是硬科技企业,致力于成为科学家成果转化的联合发起人。而最为重要的是,它一直在迭代更新自己。


(资料图片)

【服务赋能的“微创新力”:每一个环节尽可能极致】

莘泽孵化器成立的2010年,如今回头看是一个分水岭。

此前,上海科技企业孵化器超过70家,其中大部分是作为政府职能延伸的公共事业机构,民营孵化器总共只有2家。随着对民营资本进入孵化器的放开,就在这一年,民营孵化器“冒”出了10余家。从此,原本少数的民营孵化器逐渐壮大,现在已占多数。从张江科学城的最新孵化器数据来看,民营102家、国企26家、外资22家,运营主体已从国资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。

莘泽无疑抓住了这一契机。创始人曲奕曾经在张江的国有孵化器工作过多年,适逢上海鼓励发展民营孵化器,她决定创业,“因为还有许多未满足的科技创业服务需求”。

“我是莘泽的一号服务员”,这是曲奕自我介绍时必说的第一句话。与其他孵化器一样,“服务”是莘泽跨过的第一道“坎”。从专利申请到融资顾问再到上下游资源搭建,莘泽已驾轻就熟。但不一样的是,即便如今拥有8个孵化基地,莘泽却只有一支40多人的服务团队。

曲奕的秘诀是“微创新力”,在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做到极致。她的口袋里总是随身带着一张纸,想到什么就记录下来,如今这些汇总成了一套标准化的服务流程。在今天,举办一场行业会议,会前沟通一般可能需两周时间,但按照莘泽的标准化流程,仅用数日就能敲定几乎所有细节。

服务赋能,是孵化器安身立命之本。满足初创企业所需,降低创业者的创业成本,方能让更多创新能力强、成长空间大的企业脱颖而出。这一点,始终没变。

【持股孵化:与企业利益与共的“高价值孵化”】

但就算把“管家式”服务做到极致,也终究只是“管家”。孵化器要升级到2.0版,势必要升级其内涵。

莘泽敏锐地嗅到了“持股孵化”的商机。2011年,也就是莘泽创立的第二年,一家入驻莘泽的企业资金短缺,曲奕不仅垫付了租金,还帮忙找到了贴息贷款和风险投资,于是这家企业主动邀请莘泽成为合伙人。就这样,莘泽走上了“持股孵化”之路。

这在当时上海的孵化器中还是件新鲜事。如今,这家公司在硅谷开设了十多个机器人实验室,估值达到两亿美元。而莘泽用30万元入股,后来以1500万元退出,挣回了“第一桶金”。

从“管家”到“合伙人”的转变,一种新的“孵化+风险投资”模式逐步浮出水面。2015年莘泽在新三板挂牌,成为我国“科技孵化器第一股”,如今拥有两支总额达6亿元的早期天使投资基金,直接和间接投资了35家高科技企业。在其孵化服务的近1500家企业中,2家在科创板上市,1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,1家在纳斯达克上市。

“如果拉长时间,从绝对值来看,莘泽的投资收益占比约40%,租金收入和服务收入各占30%。”曲奕给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算了一笔账。

莘泽的选择在业内有着“领头雁”的示范效应。一组最新的数据是一个很好的印证——张江科学城150家孵化器中,已有60余家以自有资金、参与或设立投资基金的方式投资在孵企业。相比2016年,张江科学城孵化器去年的租金收入在营收中的占比从70%降低到50%,服务收入从25%提升至38%,其余12%的收入则来自投资收益、财政补贴等。

几年前,曾经有人戏谑地说孵化器是“二房东”,从租金收入一直占据“绝对大头”来说,倒也没错。如今张江科学城孵化器的租金收入占比下降到一半,服务和投资收益显露出逐步增长趋势,整体而言算是摆脱了“二房东”的印记,升级到了2.0版。

“持股孵化”使得孵化器与在孵企业形成“利益共同体”,可以帮助企业更好把握市场方向,对接产业发展,这为探索“高价值孵化”提供了一种可能性。

【“预孵化”:从“死亡之谷”到“价值之谷”】

2.0版之后呢?

要回答这一问题,不妨回顾一下孵化器创立的初心。1988年上海创立第一个孵化器——上海科技创业中心时,上海的科技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增长周期区间。正是为强化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,孵化器应运而生。

上海去年日均新增294家科技企业,占全市新增企业数近三分之一。市场更大了,孵化器最初促进成果转化的使命不仅没有改变,更被赋予了强化创新策源的新内涵。

敢为人先的莘泽推出新招——“预孵化”。“预孵化就是科学家在成立公司之前,到我们模拟的创业空间来‘试婚’,合适就孵化,不合适由我们承担试错成本。”曲奕告诉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。

要找到好的投资项目,先要找到有潜力的科学家,这已成为投资人的共识。莘泽一直关注着前沿科技,在他们看来,生物医药的厚积薄发时代即将到来。然而,许多原创成果难以跨越“死亡之谷”。基础研究阶段,有政府资金支持;产品和技术成熟阶段,有市场化资金支持。但在成果转化“最初一公里”的概念验证阶段,因为高风险和不确定性,市场资源不愿进场。

“死亡之谷”恰恰是长期被忽略的“价值之谷”,莘泽为此成立了用于成果转化“最初一公里”的基金,并链接了深度专家资源、天使投资机制和高水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。

“结束了六年的教授生涯,明天开始正式出道……”2020年最后一天,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朱继东博士发了这条朋友圈。经过莘泽的“预孵化”,他顺利创立了奕拓医药,公司市值预估超10亿元。

同样经过“预孵化”出道创业的还有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张嵘。她的孤独症分型诊断和治疗项目得到了莘泽的个性化服务,在“预孵化”时不仅天使融资到位,还组建了团队,大大降低了科学家创业门槛。

据介绍,这一“预孵化”模式已通过30多个科学家创业项目的“试炼”,莘泽计划未来5-10年投资100位科学家,期待从中发现“核爆点”的创新“种子”。

建设世界一流孵化器是上海打造创新生态的一部分。畅通“转化—孵化—产业化”路径,呼唤着孵化器不断迭代进化,始终保持科技敏感性,为科学成果转化“助一臂之力”。从事孵化工作13年,曲奕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,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加入孵化行业,“原创技术突破将引领新的价值周期,现在是做孵化器最好的时候,想想还挺激动的”。

本文作者:黄海华

题图来源:视觉中国

图片编辑:朱瓅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东游戏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  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