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伙伴们,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的都会接触到右拾遗是什么意思_右拾遗方面的一些说法,有的小伙伴还不是很了解,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关于右拾遗是什么意思_右拾遗的相关内容。
1、拾遗:官名。
(资料图)
2、唐代谏官名。
3、唐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置,置左右拾遗分属门下、中书两省,职掌与左右补阙相同,同掌供奉讽谏、荐举人才,位从八品上,稍低于补阙。
4、分左右,左拾遗属门下省,右拾遗属中书省。
5、北宋改为左右正言。
6、后随设随罢。
7、南宋一度沿设,旋罢。
8、明初又设左右正言,不久即罢。
9、建文帝设拾遗,成祖即位后罢。
10、唐代诗人陈子昂、杜甫均曾担任拾遗,后人因称为陈拾遗、杜拾遗。
11、补缺: 递补官职。
12、 清 昭连 《啸亭续录·姚中丞》:“凡州县候补署篆者,皆以弥补亏空之多寡为补缺先后,故人皆踊跃从事。
13、”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八:“余今年亦三十九岁矣,自前年补缺回避,不复作使星王节之梦想。
14、”《老残游记》第三回:“他的班次很远,怎样会补缺呢?” 应该是古代的官职的设置...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东游戏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